本科生思政课
思政对话沙龙——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2024年春季学期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1日 点击数:

为确保新学期各项教学任务顺利开展,打破教学壁垒,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力度,我院“形势与政策”课程组于2024年3月5日至3月8日组织召开四场“形势与政策”春季学期集体备课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

第一场备课会——说课主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4年3月5日18:30,第一场“形势与政策”备课会在囊萤楼302会议室召开。“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组长吴文琦副教授主持会议。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出发,增强对2023年经济发展认知,客观认识我国当下发展困难、优势,提升备课质量,增强学生参与度和认同感。

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宗丽副院长首先强调,此次备课会将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展开: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线下深入交流,提升学生课堂热情和积极性。接着,原副院长对本次备课会主题作出整体讲解和介绍,指出本次备课会的侧重点和关键点:第一,应该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重难点,适时设置课堂讨论点,解决课上老师与同学交流少、互动少等问题,突破学生信心不足难题;第二,需要突破理念,课上老师并非权威,讲课内容和方式无标准答案,可以通过此次集体会议,提升课堂活跃度,解决学生想法,邀请专家进入课堂等方式,丰富课堂形式,遵守课堂纪律,提升课堂质量;第三,不同学院老师可进行分组,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出发,依据自身擅长领域,发挥自身优势,以交叉授课的形式,提高授课与备课效率。

马克思主义学院朱东波副教授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主题,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如何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出发,为全体参会教师开展讲座。从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意味着党对经济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有了更大的自觉和更强的能力,朱东波副教授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短期看,面临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但从长远看,中国经济有信心、有底气,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他指出,我国应从科技、扩大内需、改革发展、三农问题和民生就业问题出发,多举措并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

社会与人类学院团委书记王安胜老师指出,课堂应从知识建造、课上内容两方面出发,以提升学生兴趣点为关键,注重课堂导入,通过引导和摆问题等方式,使学生切身体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形势与政策”课堂,提供数据应更直接、更具有冲击力,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感,增强学生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第二场备课会——说课主题:当前就业形势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2024年3月6日,第二场“形势与政策”备课会在囊萤楼302会议室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晏振宇副教授主持会议。

智联招聘校园及国际业务事业部徐晨总监指出,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为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但就业压力仍存。她从国内外经济形势、产业结构组成、技术进步和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四方面指出,我国稳就业任务仍十分繁重,面临重点群体就业难、青年失业率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问题,我国应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强化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推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落实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直补快办”,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聚焦残疾、低保家庭等困难人群。她强调,应从学生求职角度出发,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打破信息茧房,探索更广阔的职场新世界。

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生涯发展部负责人任艳青老师为全体参会人员带来了“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企业录用的原则不是选最优秀的候选人,而是最合适的,会将候选人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而不是在候选人之间进行比较。企业用人核心在于候选人条件是否与其需求匹配,包括能力要求是否达成、收入待遇和职业稳定性是否合适。任艳青老师介绍了简历的基本要素,深入浅出地谈论她对构成简历元素的理解,从面试技巧和面试礼仪导入,讲述了化负面为正面的技巧。她强调,简历中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关键词,运用专业术语突出相关经历,语句中应适当使用动词、数字和结果,增强简历独特性和吸引性。

能源学院党委副书记罗俊峰老师表示感谢并分享看法和建议。“形势与政策”课程就业专题的上课形式应是多变的,不同年级对就业的敏感度、关注度不同,应对不同年级学时应有不同授课方式。罗俊峰书记指出,本课程应架好桥梁,打破信息茧房,把历届本科生就业数据融入课堂,结合所在专业,融入各专业特点,提供真实数据,以达到促进本科生就业目的。

第三场备课会——说课主题: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原则立场

2024年3月7日,第三场“形势与政策”备课会在囊萤楼302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以“当前国际形式与中国原则立场”为主题开展学术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晨副教授主持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军事教研室邵贵文副教授首先强调了从该专题的重点、难点,世界正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国际关系处理,中国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坚决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反对霸权强权;拓展全球伙伴,反对集团对立;坚持对外开放,反对排外封闭;发出全球三大倡议,反对分裂孤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单边主义。他指出,通过该专题教学,需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末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时代进步的一边,不断为世界注入宝贵的稳定性和正能量,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接下来各位老师进行了总结和补充发言。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黄辉老师认为本次讲座内容全面,就老师备课过程中存在的政策、背景方面欠缺问题进行了探讨。不同专业老师备课过程中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结合自身专业和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课堂吸引力;经济学院团委副书记王华老师建议,应由老师长期、专业准备课题的方式,解决专题实时变化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课堂质量的专精度和准确性。

第四场备课会——说课主题: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3月8日,第四场“形势与政策”备课会在囊萤楼302会议室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晨副教授主持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玲副教授从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的战略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三方面出发,为全体参会成员带来了专题讲座。一段时间以来,受历史虛无主义影响,社会上、学术界特别是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干扰我国社会发展。杨玲老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剖析,并指出,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决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举措;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根本指针。我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本次集体备课会在热烈的氛围中顺利结束。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尚策表示,通过集体备课会,学到了知识,打开了思路,受益匪浅。关于如何讲好本专题,尚策老师认为要分别站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角度,通过纵向与横向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增强民族认同感对于提升综合国力,增进民生福祉,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管理学院辅导员揭上锋表示,本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备课会,有助于开阔眼界,丰富教学方法,尤其是鲜活的民族发展案例,日常的生活语言拿来可用,可谓“干货满满”。希望这样的备课会越多越好,打造学生爱上、上有所得、得有所悟的思政课。

“形势与政策”四次备课会鼓励各学院全体教师广泛参与,采用专题研讨备课的方式,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齐心协力推动教学任务顺利进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新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顺利开展打下基础,有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文:陈书瑶

图:陈书瑶

Top